首页 > 常识 >

经济学知识: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0 10:30:27    

一、概念界定

(一)城乡一体化

(1)概念缘起

城乡一体化思想最早萌芽于西方的托马斯.莫尔,其在著作《乌托邦》中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构建。十九世纪末,恩格斯在其著作《共产主义原理》中科学阐述了“城乡融合”的理论。

此外,早期西方的城乡规划者也将“城乡融合”思想融入到规划实践中,如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到城乡融合理念。芒福德提出城乡发展具有同等的地位,应以城市为中心,建立区域统一体。自此,学者们展开了城乡一体化相关概念的探索。总体来说,国外关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认知主要是以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为代表,提倡“以城带乡”与“以乡促城”的城乡发展观。

(2)内涵延伸

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城乡分离到城乡对立,再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要明晰城乡一体化的内涵,首先需要界定“城市”与“乡村”的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空间地域系统,而农村则是除城市外的所有空间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间并没有绝对的空间断点。

因此,城乡差异不体现在空间方面,而是体现在功能方面。城市主要提供非农产品、非农服务与非农的就业机会。而乡村主要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农产品与服务。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研究展开了积极探索,已有文献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基于城乡协调的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指的是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与共享基础上的协调发展。第二,基于城乡空间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体现在城乡规模、城乡功能结构优化、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均衡化等方面。第三,基于系统发展的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是指一个涉及人、经济与社会的复杂系统。

第四,基于生产要素流动的角度出发,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后产生的综合效益。已有的文献表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主要包括2个方面:第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主要是人口、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城市与乡村中自由流动,使生产要素在地域上得到最优配置,以实现区域发展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为城市与乡村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机会,满足人民发展的需求,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综上所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的经济、社会与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协调发展,最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益,实现共同富裕。

(二)生产要素流动

传统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由于土地的移动性较弱,而信息要素具有复杂性,在县域尺度上精准测量较为困难。因此,本研究所指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资本及技术这三种要素。这些要素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流动性,并能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鲜明的区域特点。

二、理论基础

(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尽管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仍然存在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即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资源要素的收益具有显著差距,并会使得这些资源要素由落后的地区流向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导致优势地区发展越来越快,而落后地区由于生产要素外流而发展越来越缓慢,如此循环反复,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流动,即产生“回流效应”。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要素由于各种原因会向落后地区扩散,即产生“扩散效应”。由此,缪尔达尔提出,在经济发展初期,应集中发挥经济“回流效应”,及发展基础条件优越的地区,扩大回流效应。

同时,政府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扩大“扩散效应”,改善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有利于研究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升策略。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发展本地产业,有序引导劳动力、资本与技术要素的流动,来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二)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极化效应”指的是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周边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会向其转移,造成其周边邻近地区经济的衰落。“涓滴效应”指的是当城市发展达一定阶段以后,城市可以通过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带动周边邻近区域的发展。

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可以通过这种“去极化”来实现“一体化”,这对于探究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应实施因地制宜,圈层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具体来说,即以市域内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发展核心,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一)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1.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进展

城乡一体化本质上是城乡关系演变的一个阶段。城乡关系是指城乡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城市与乡村系统的互动共生关系。城乡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城乡一体化思想最早来源于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提出要构建城乡融合的和谐社会。此后,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等人依次构建了“城乡平等”、“理性的新协和村”、“法郎吉公社”等城乡一体化模式。冯.杜能提出城乡关系的远近决定了城乡联系的紧密度。

十九世纪末,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力发展,城市与乡村将走向融合。这一城乡融合的理论是城乡关系最系统最科学的阐述。早期城乡规划师展开大量城乡关系的实践探索,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盖迪斯的“区域规划”、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划”、赖特的“区域统一体”等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均反映了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的城乡发展模式。

这一阶段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设想是将城乡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城乡发展问题,推动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新型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合理分工与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总体来说,这一阶段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设想较为理想主义,是城乡一体化思想的起源阶段。

(2)发展阶段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迅速发展,而乡村发展逐渐衰弱,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开始形成。因此,这一阶段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了积极探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刘易斯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即城市工业经济与乡村小农经济并存。同时,相关学者基于地理空间的视角研究城乡二元结构。

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即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可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手段。此后,学者们开始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如俞宪忠针对中国农村人口问题的理论主张与政策导向,提出“城镇化=城市化+乡镇化”这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型。综上所述,这一阶段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举措展开了探索,并提出了城镇化发展战略。

(3)完善阶段

随着城乡发展矛盾日趋突出,学者提出了“城市偏向论”与“乡村偏向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九七〇年,利普顿提出了“城市偏向论”,认为城市的政策优势与乡村的资源劣势相结合更有利于区域的发展。同时,约翰逊斯提出了“乡村中心论”,认为乡村的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的发展。

然而,“城市偏向论”与“乡村偏向论”均忽视了生产要素流动对于城乡发展的作用。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地域空间组织上产生了城乡结合区域。从发展经济学理论上看,生产要素流动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容忽视的方面。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是破除制度壁垒,转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这一阶段相关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实施路径展开了积极探索,并开始关注生产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怪百科 鲁ICP备20240986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