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机制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社会将对全部的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这一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我国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等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三十多年的深入改革,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变,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不同所有权的交换,“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1]。“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2]。正因为商品交换是以彼此独立的私人所有权为基础的,所以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
显然,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论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彻底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除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既然商品交换产生于不同所有者之间,那么,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存必然要求发展商品关系,发展市场经济。从这一点出发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相伴相生、密不可分的。
进一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结论不仅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明白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公有制的区别。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这一问题有过具体的说明。在这篇文献中,他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阶段,并对二者的差别做了明确的阐述,概括地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公有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存在分工、劳动是谋生的手段为基础的,后者则是以消灭分工、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由于存在分工,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就不能像在消灭了分工的共产主义社会那样,单纯以生产资料的共有者的身份与生产资料发生实际联系,还必须以把劳动作为自己的谋生手段,以劳动者的身份实现与公共的生产资料的结合,以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因此,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虽然生产资料是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的,它们通过在全社会范围的联合并在此基础上统一调节生产资料来实现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但是,由于旧的分工的存在,属于社会共同所有的生产资料又是通过具有独立利益的个人和单位如企业来分别使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带有局部占有的性质,形成企业这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每个从业者个人以及从业者集体之间在对生产资料的使用上具有明显的经济利益差别,公有的生产资料在这里是他们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权与劳动者个人和集体的经营权就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公有制内部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由此而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内生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完全可以搞市场经济。
注释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9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同上书,103页。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是没有社会属性的,现代市场经济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没有姓“社”与姓“资”之分;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意味着社会公平,而市场经济意味着高的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公平加市场效率。还有学者认为,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与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接轨,按照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模式,建立集私有化、自由化和政治多元化于一体的西方式的市场经济模式。上述这些看法都是有片面性的,只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共性,而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的个性,从而割裂了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不能正确认识市场经济的实质。
市场经济是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形态的共同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姓“社”也不姓“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和具体特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范畴,还是根本不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1]。现实的市场经济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我们既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混同起来,否定市场经济的共性,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割裂开来,否定市场经济的个性。这一点,我们党的理论是很明确的。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提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即四项基本原则。[2]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当做中国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经验。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好。
从实践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表现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特别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信息灵敏、激励有效、调节灵活等优点,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民为本、统筹兼顾、独立自主、共享共建等制度的优势,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以及经济危机、贫富分化等固有的缺陷和弊病。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调节、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分配方式,强化个人利益,鼓励自由竞争。如何把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中实现有机结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成功的关键。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只看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对立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的一面,从而严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和市场的作用,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则往往只看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容的一面,而忽视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有意无意地削弱和淡化社会主义制度特殊的目标和要求。只有深刻把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在对立统一中实现有机结合的内在逻辑,才能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
注释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1363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有哪些优点呢?回答这一问题首先必须了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缺陷。人们都知道,市场经济是有缺陷或弊病的。但是,由于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经济的弊病的认识却存在很大的局限:一是只从微观而不是宏观的视角看问题,认为市场的弊病在于存在市场失灵,即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品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使市场的作用受到了限制。二是只从一般市场经济而不是特殊市场经济看问题,把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混为一谈。这两个方面的局限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商品经济的产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规模和范围都比较小,属于小商品生产或简单商品经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由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出现,商品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普遍的社会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赋予了市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带给了市场经济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弊病和破坏力。正如马克思形容的,“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1]。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弊端和破坏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劳动和资本对立。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为目的,因此,造成了劳动和资本、工资和利润的严重对立和冲突。
(2)相对人口过剩或失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在减少,劳动者相对资本的地位不断恶化,失业问题不断加剧。
(3)贫富两极分化。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大的垄断资本的手中,劳动者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在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产生了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
(4)生产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发生。
(5)发展的盲目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总体上是无计划、无组织的,社会生产和需求的平衡只能通过经济的不断波动,甚至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破坏自发地和强制地加以实现。
(6)经济的虚拟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金融资本相对于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获得统治地位,虚拟资本和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急剧膨胀,金融危机频繁爆发,金融投机严重泛滥。
(7)生态危机突出。资本无止境地追求利润的冲动和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性,必然引发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难题,日益威胁环境和生态的平衡,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条件。
(8)世界经济扭曲。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具有天生的缺陷,如世界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全球性的经济混乱和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国际剥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弊病,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很少提到。这是因为,在西方经济学中并没有资本主义的概念,其所理解的市场经济是脱离社会和历史条件的抽象的一般的市场经济,其核心思想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为实现市场均衡而进行的各种行为。显然,这样的经济学很难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做出科学的解释,当然也不可能真正认识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弊病,当这些弊病严重地暴露出来的时候,也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从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政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是作为社会的“守夜人”和市场经济的“局外人”出现的,奉行自由放任主义。1929—1933年大危机之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面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弊病,作为资产阶级总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出面对经济进行直接和间接的干预,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维护资本的整体利益,自由放任的政策为国家干预主义所代替,包括:建立国有经济,投资基础产业,调节社会总需求,创建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进行市场管制,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缓和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病,创造了五六十年代增长的黄金时期。但事实是,市场经济的弊病并没有因此而被消除,相反,还在不断加剧。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危机,国家干预主义受到猛烈批判,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国家干预最小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政策获得了支配地位,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迅猛扩张、高歌猛进的同时,它的内在矛盾和深刻弊端也随之迅速膨胀起来了,日趋严重的失业问题、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频繁爆发的金融经济危机、国际垄断资本对全世界的剥夺,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引发的空前的灾难,以及2008年以来始于美国、席卷全球、至今仍在发酵的世界金融危机,再次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越是充分,其内在的矛盾也就越是尖锐,其自身的危机也就越是深重。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
为什么国家干预无法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病?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于私有制的羁绊而始终面临着这样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即如果政府干预程度过轻,则难以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失业、经济危机和贫富分化等严重问题;如果政府干预程度过重,则会损害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抑制市场经济的活力。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交织,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不可避免的后果,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解决危机的种种手段,只能使这些危机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的面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实行真正有效的政府干预。只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弊端,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77~2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它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长处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特点和新优势。
体现在发展目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在这一规律的支配下,虽然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但却导致了阶级对立、贫富分化、经济危机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等一系列严重的弊端。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阶级对立的消失,全体成员成了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形成了互助合作的经济关系,生产不再是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手段,而是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物质条件,这样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从而为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严重弊端,创造了客观条件。
毋庸讳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私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因此,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无论是私有企业还是公有企业,都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资本积累规律等也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起作用,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弊端,如贫富分化、经济危机也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出现。但是,从全社会的层面看,由于公有制的主体和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生产发展或资源配置的目的已经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富裕,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既不能依靠传统计划经济的方法,也不能依靠自由市场经济的方法,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实施的,包括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人民的共同利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建立完善的民生保障体制,努力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等。这一系列的体制机制,使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得以实现。
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使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在体制上得到了遏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通过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优化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能够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从而增强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避免出现大起大落。通过在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合理的企业制度与和谐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以及各方面的利益,提高了市场经济的和谐程度。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投资基础设施、保障国计民生,把经济发展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效益,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势还来自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公有制企业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竞争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促进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市场经济的活力。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公有制企业除少数由国家独资经营外,绝大多数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互相竞争、各展所长、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持久的推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为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体现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市场经济。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原则。实行这一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按劳分配能够把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报酬直接联系起来,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现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有利于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与公正。正如邓小平曾指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同时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资本、知识、技术、信息、管理、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各种资源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的,是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必须克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分配比例失衡等问题。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应当看到,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由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同,家庭人口数量和构成不同,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实际上存在一定差距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有待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劳动与收入脱节,劳动收入低,以及灰色收入、非法收入等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配公平,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必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劳动致富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健全由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所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各类生产要素的报酬与它们的贡献一致。要在不断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普遍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之路,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体现在调节经济的方式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充分运用调控与市场两种手段的市场经济。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转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之所以需要国家干预,是因为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市场失灵、经济危机、贫富分化等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根本制度的原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干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以私有化、自由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的推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弊病不是缓解了,而是加重了。资本主义国家用来解决危机的种种手段,也只能使这些危机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在它的面前。事实证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实行真正有效的国家干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家干预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既强调市场的调节作用,又重视调控的导向作用,既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一是宏观调控的主体不仅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宏观经济的调节者,而且是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总代表,能够集中更多的资源调控经济运行。二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不局限于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稳定的宏观条件,还强调确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国民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三是宏观调控的内容不局限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财力、物力合理地结合起来,突出计划规划、统筹协调、市场监管、国有资产管理、产业政策等的作用。还要看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可能单凭市场的力量来实现,还要求发挥政府对财富分配的调控作用。
体现在对外开放模式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政策的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着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起来,使生产要素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深深的烙印,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如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权力集中在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控制的少数经济单位手中、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断暴发、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依附的加深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目前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建设性的重要力量: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致力于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起来,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球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稳定力量,坚持把发展的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重保持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降低世界经济波动可能产生的冲击和危害,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强调自身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国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使中国经济不断壮大,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也要看到,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发展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烙印。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必然伴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化和拓展,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这加剧了南北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加深,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导致世界经济持续动荡,加剧了全球能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全球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加重等。在经济全球化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中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和共赢的方向发展。
体现在民主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民主相结合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与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相比,实现了政治的民主化,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资本的民主和金钱的民主,它产生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度服务。根据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多头政治或多党政治,为有特权的实业界控制政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度结构,这种控制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如:在任何私有制下,一系列主要的决策被实业家们所控制,他们事实上成为了一种公共官员,从而取得了对公共事务的支配权;为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政府的公共决策不得不对实业界的需要进行迁就,不得不尽可能地加以满足,实业家们因此获得了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广泛的影响力;实业界由于拥有极其雄厚的资金、一切就绪的组织结构,以及接近政府的特殊通道,因而其在争夺多头政治的控制权中享有主导地位;等等。
因此,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认为,西方多党政治之所以与市场制度相关,不是因为它是民主的,而是因为它是不民主的。如果以往和现实的所有多头政治都是由实业界和财产支配,那么对于占支配地位的少数人而言,他们也许要归因于它与市场制度的联系。也就是说,也许真正的民主不依赖市场制度。只有现有的多头政治是由实业界和财产关系用非民主的方式控制的。[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关系要求不同的国家制度和民主结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民主是直接从生产资料公有制中引申出来的,具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首先,资本主义的多党政治是私有的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私有财产自由交易的制度结构。而社会主义民主则是以生产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形成了平等的关系,成为了社会的主人,这赋予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和民主管理公有的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的权利,从而使民主成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内在的本质属性。
其次,资本主义的多党制把普通公民具体的利益变成了抽象的党派利益,把普通公民的民主权力归结为每过几年才履行一次的投票权,而在实际上否认了这些具体的人有权以这些利益直接的、真正的代表身份出现,并对政治决策产生影响。[2]而社会主义民主则要求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权,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协商民主。
最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多党竞争制产生了多元化的政治集团,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冲突,阻碍了共同利益和集体意志的实现,影响了公共决策的效率。而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政治代议机构和政治代表人,则是直接从社会成员中产生出来,代表了社会各个组织、各阶层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他们所代表的社会成员负责,受他们所代表的社会成员的监督。
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中民主从来都是把经济和政治融为一体的,经济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就表现在这里。”[3]习近平同志在阐述民主制度的标准时,把“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等内容当做重要的原则。我国的宪法在强调国家管理的民主性质的同时,还提出国有企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民主管理,依照法律规定选举和罢免管理人员,决定经营管理的重大问题。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经济与民主的内在联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民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拉大人们在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加剧劳动和资本的对立,造成人们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事实的不平等,极易滋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破坏社会的公平公正,导致社会的分化和分裂,侵蚀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健全民主制度,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机制,广泛汇聚民智,最大限度地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建立的一种新型经济体制,它既不同于美国完全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不同于欧洲高福利高税收的经济体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的一大发明,对当今世界试图摆脱贫困、实现国家发展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虽然还不长,但已经展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活力。随着这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必将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1] 参见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245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 关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可参阅受德华·卡德尔:《民主与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四卷,267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项改革措施正在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通常的回答是,旧的计划经济还有残余或者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管得过多,市场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比如,行政审批范围过大,权力过分集中,一些重要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还未理顺,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中行政化倾向严重,市场秩序不规范,规则不统一,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等等。因此,必须围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这样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这也是我们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些问题,如产能过剩、失业、贫富差距、经济波动、权钱交易、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安全、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不足等,显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旧的计划经济残余或市场化改革不彻底。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不可避免。寄希望于用所谓彻底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市场化固有的缺陷,无异于缘木求鱼。克服这些弊端的根本途径,在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增强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经过三十多年的深入改革,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生活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资本主义因素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资本的力量正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阶级关系、政治结构、思想意识。这种变化与西方敌对势力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渗透相结合,对我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驾驭市场经济特别是驾驭资本的任务极其复杂艰巨。还应当看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私有经济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兼容的一面,也存在相互矛盾的一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保障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有计划的发展、劳动者当家做主等。这些规定性的实现既不能脱离市场,又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单纯依靠自发的市场经济,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必然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邪路。看不到这一点,就要犯重大的颠覆性的历史错误。关键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共产党以及党所领导的国家与资本之间,谁控制谁,谁驾驭谁?这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最根本的挑战、最尖锐的问题。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需要对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应当强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有前提的,这就是党的领导、政府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失去了这样的前提,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必然会转变为资本的决定性作用,使资本成为支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决定性力量,政权退化变质,制度改变颜色,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必然会加剧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催生私人资本特别是大资本,导致金融寡头的出现,破坏社会的稳定,导致社会的混乱,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最终将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一方面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则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多的市场,更多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这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战略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真正体现和落实这一正确的方向和战略选择,而不使其仅仅成为一种口号。这是当前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最为重要、最为根本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更多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很多,可供选择的政策和措施也很多。那么,更多的社会主义又应当从何入手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出现,主要有:第一,巩固和发展壮大包括国有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绝不搞私有化,同时要不断完善公有制经济的体制机制,使其更好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全体人民的利益。第二,认真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原则,鼓励劳动、鼓励创造,切实解决财富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加大财产收益调节力度,逐步开征财产税、遗产税、赠予税、房产税、奢侈品消费税,提高资源税的税率,并以此为财源,增加对社会保障、公共福利等方面的支付,大幅度增加劳动者收入,使全体人民沿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第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增强宏观调控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努力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以及寡头垄断、经济危机、贫富分化、金钱政治、生态破坏等严重弊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第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对外开放中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维护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第五,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第六,大力发扬经济民主,走群众路线,在企业、国家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参与管理的权利,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第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归根结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了人民而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才能使改革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