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包庇罪和知情不报有何区别?对犯罪行为知情不报犯法吗?什么举动可能构成包庇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5 08:30:24    

一般情况下对于犯罪知情不举报不算违法,因为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典条文,并没有将一般知情不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如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则有可能涉嫌窝藏、包庇罪。一般知情不举报与窝藏、包庇罪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对犯罪行为知情不报犯法吗

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不得定罪处罚。”这即罪刑法定原则。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典条文,并没有将一般知情不举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犯罪知情不举报不算违法。

但是,如果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则有可能涉嫌窝藏、包庇罪。

一般知情不举报与窝藏、包庇罪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窝藏、包庇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使犯罪人逃避法律追究、制裁的目的,而一般知情不举行为则不具有这样的目的。

第二,窝藏、包庇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它或者有为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窝藏行为,或者是有作假证明的包庇行为,而一般知情不举行为只是一种消极的不作为行为。

因此,对于知情不举报行为只能从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的角度对其进行教育和谴责,而不能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资料

包庇罪

包庇罪是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为其掩盖罪行,或者帮助其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窝藏的对象必须是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包括犯罪之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归案或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的犯罪分子,以及已经被逮捕、拘留或被判刑劳改而越狱脱逃的犯罪分子。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或有关组织作虚假证明,或者帮助隐匿、毁灭罪证、湮灭罪迹,借以帮助犯罪分子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制裁。

(3)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帮助其掩盖罪行,意图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明知道犯罪者的犯罪行为,还未犯罪嫌疑人提供隐藏地方,甚至为其逃跑做出帮助的,是属于包庇罪。若发现有人做出犯罪的罪行,应当立即报警,请求警方的帮助,警方经过调查取证,会对犯罪嫌疑人做出相应的处罚。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怪百科 鲁ICP备20240986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