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成语,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平常的成语,我们经常用。其实,“乱七”和“八糟”,各自都有自己的故事。它是从“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的事件中演变而来。这正是:一个“乱七八糟”的背后,藏着多少“乱七八糟”的人。
“乱七八糟”成语,出自于清代著名作家曾朴的《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这是霞郎的成绩。”该书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即《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曾朴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孽海花》,全书共三十五回,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小说曾于20世纪初期轰动文坛,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文学名著。
“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为了巩固皇权,在铲除异姓诸侯王之后,批量分封了刘姓子弟为王。这种做法开始很有效,但近五十年过后,经过两三代人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到了汉景帝时诸王势力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
面对臣大欺主的不利局面,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这种割尾巴行动,伤及了诸王的切身利益,诸王一万个不愿意,表示强烈反对。吴、楚等七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七国军队同时向长安都城进攻,这些刘姓同族随着血缘关系的不断疏远,再加上几十年养尊处优日子过得,早把宗祖亲情忘得一干二净,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面对大军压境,汉景帝慌了“狗爪子”,为了满足七国无理要求,居然将晁错先杀了,以求七国退兵。可怜晁错御史大夫的头太不值钱了,砍了也没用。七国联军照样要“清君侧”,汉景帝只好硬着头皮让周亚夫率领汉军迎战。七国联军,竟然在三个月内被周亚夫平定了。七国的刘姓王,真是一窝猪,自杀的自杀,被杀的被杀,七王皆死。七国之乱结束。
“八糟”,同晋朝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有关。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司马炎死后,即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朝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南风皇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进攻洛阳。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这次“狗咬狗”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
平平常常的一句:“乱七八糟”。它的背后,却藏着那么多的“混账”东西,这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事情。为了自身利益,丧心病狂,不择手段,穷凶极恶,暴戾恣睢,太多!太多!(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