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周礼》全书,按天地春夏秋冬的逻辑分六篇,分叙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官"。这种以天地春夏秋冬设置"六官"的方式,充分彰显了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天人观念,体现了以人法天的思想。
除此之外,中国人自然观念里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周礼》中也无处不在。
所谓的"五行"是什么意思呢? "五"即金、木、水、火、土,而这里的"行"却并不是"行走"的意思。我们看《易经》乾卦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这里的"行"是表示运动的意思,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间的相互转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金、木、水、火、土不能单纯从物质角度去理解,更多代表的是一种内在特性。
我们从一年的维度看
我们从一天的维度看
如果我们去看《河图》可以发现,《河图》也暗合了这个道理。
《河图》中一与六位于北方,而",地六成之",也就是说水居于北方。
二与七居南方,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因此火与南方相合。
三与八在东,"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则木居于东方。
四九在西,"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因此金位于西方。五与十居中央,"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则土位于中央。
综上所述,我们把五行与季节方位的相配总结归纳分为五类:
金秋西;木春东;水冬北;火夏南;土中央。
在《周礼》中,当国家有重大祭司的时候,不是一个官就能完成的,需要众官都参与其中。天地春夏秋冬各官穿怎样的衣服、拿什么样的东西,奉献怎样的祭品,要和自己的属性相配。
以各官所献祭品为例,地官是象地所立之官,地为土,动物中的牛也与土相配,为土畜,因此地官所奉祭品为牛牲。春官是象春所立之官,春属木,鸡为木畜,因此春官所奉祭品为鸡牲。夏官是象夏所立之官,夏属火,羊为火畜,因此夏官所奉祭品为羊牲。秋官是象秋所立之官,秋属金,犬为金畜,因此秋官所奉祭品为犬牲。冬官是象冬所立之官,冬属水,猪为水畜,因此冬官所奉祭品为猪牲。
在官职名称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点。春官中有一个官职叫做"鸡人",负责在祭祀当天天亮时把大家叫醒。此外,夏官中有"羊人",秋官中有"犬人",冬官中有"家人",地官中有"牛人"。也都与其五行所属相关。
除了五行的思想,我们在《周礼》中开能看到其他各家思想的身影。
《周礼》的主旨,在于对仁义道德的宣扬和礼仪的坚守,其反映的儒家思想是全书的主干。
书中记载夏官司马每年正月初一代领属员们向各邦国宣布中央命令,对于不识字老百姓,把法律悬挂在城墙上宣读的举措,以及秋官司寇掌"三典"教化民众,以"五刑"纠察万民的做法,则体现了法家思想的影子。
其政令分阴令、阳令,祭祀的礼仪分阴理、阳理,则体现了阴阳的思想。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周礼》是一部融合百家思想的著作,其中主要为儒家、法家、阴阳五行之说。儒家思想为全书纲纪,为"体",同时兼容法家思想为"用",又吸收阴阳五行思想以法天地自然,是一部兼融各家思想的"多元一体"的著作。